愛護視力

發佈日期 : 2025-10-10

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與各大醫院綜合整理

近年來「近視病」併發症已成為臺灣及東亞失明原因的首位,近視是不可逆且會惡化的疾病,眼鏡及雷射手術都僅僅矯正而非治療,然而大多數家長對於近視的觀念仍止於配戴眼鏡,卻不知其眼球已經產生病理變化,兒少時期近視若未控制度數,每年平均可增加100度,短短5年就可能進展到500度,已達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的失明風險,要減少因近視而失明的人口數,就必須要從預防學童近視開始著手。

一、近視的定義:近視主要是由於無限遠的影像落焦成像在視網膜前所造成。學童近視主要以眼軸拉長的軸性近視為主,眼軸拉長變薄變形,不可逆。

二、控度防盲:近視學生若未控制,每年平均增加的度數為小學及國中 100 度高中50 度,大學 25 度

三、高度近視併發症 一般近視度數超過 500 度以上時,稱為高度近視,高度近視會對眼睛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,如玻璃體混濁、鞏膜視網膜變薄、周邊視網膜變性、視網膜裂孔、視網膜剝離、青光眼、白內障、黃斑部退化、黃斑部出血、後眼球後凸等,甚至有10%的高度近視人口會因為近視併發症而導致失明。高度近視有先天及後天二種,後天性的近視和用眼的行為有關,增加休息或可減緩其加深的速度。這些高度近視所引起的眼睛問題,不會隨著手術後近視度數的消失而解決。

四、散光簡介:散光又稱作亂視。大多數是因為角膜或水晶體在不同的方向弧度不一樣所造成。大部分的散光為規則性散光,而少部分散光為不規則散光。所以當光線進入角膜再進入水晶體後,並非聚焦在單一點,而是散開的影像。散光大多是遺傳性的,並且在出生時就存在。眼皮的鬆緊、用眼的姿勢,眼睛外傷或經過手術都可能導致散光的變化。 而揉眼睛可能會讓眼睛的散光加重,因此要盡量避免揉眼的動作

護眼行動備忘錄

第1招:戶外活動要力行

  1. 每天日間戶外活動2-3小時以上
  2. 下課時間務必走出教室外活動,或讓眼睛休息至少10分鐘。
  3. 在強烈陽光下,需戴帽或太陽眼鏡保護。
  4. 看電視或螢幕要遵守3010原則,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,每天總時數少於1小時
  5. 早睡早起,充分休息。

第2招:用眼習慣要養成

  1. 閱讀、寫字或其他近距離用眼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。
  2. 未滿2歲幼兒不看螢幕。
  3. 2歲以上每日看螢幕不要超過1小時。
  4. 看書或拿筆寫字,保持35-40公分的距離。
  5. 不在搖晃的車上閱讀,也不要躺著看。

第3招:均衡飲食要做到

  1. 適當攝取五大營養,含糖份高的食物少吃

  2. 多吃新鮮蔬菜,不可偏食。對眼睛有療效的營養素包括

    2-1 維生素B3,如:瘦肉、家禽、魚、牛奶和奶品等來攝取營養素。

    2-2 維生素B5,如:動物內臟、蛋黃、莢豆類、全穀類、小麥胚芽。

    2-3 維他命D,如:鮭魚、沙丁魚、鯖魚、牛奶和奶品、鈣片。

    2-4 維他命E,如:冷壓油、蛋、甘薯、葉類蔬菜。

    2-5 維他命K,如:綠葉蔬菜、紅花子油、黑帶糖蜜、花椰菜、黃豆。

    2-6 維他命P,如:柑橘類水果、紅醋栗、蕎麥。

    2-7 不飽和脂肪酸:植物油、葵花子。

第4招:閱讀環境要注意

  1. 光線要充足,桌面及環境照度至少350米燭光以上
  2. 書桌高度要讓手肘自然下垂平放,椅面要讓臀部坐滿,雙腳要踩到地。
  3. 書桌光線不直接照射眼睛,習慣用右手寫字的人,檯燈放左前方,左撇子則在右前方。

第5招:拿筆、坐姿要正確

  1. 姿勢端正,兩肩放輕鬆,腰打直,不歪頭、不趴著。
  2. 握筆由前三指來挺筆並帶筆運行,後二指要穩定。

第6招:定期檢查要知道

  1. 每年固定1-2次視力檢查
  2. 接到學校視力篩檢未達合格標準之通知,儘速至合格眼科醫師處接受複檢
  3. 遵照醫師指示配合矯治定期回診追蹤

護眼三要點

斷捨離,一定要戒的傷眼習慣

:不在公車、計程車上看智慧型手機或平版電腦。

:不在床上關燈看智慧型手機或平版電腦。

:不用手機玩遊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