聰明吃 快樂動 天天量體重
參考來源:國民健康署&中醫大附醫衛教
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https://www.hpa.gov.tw/Obesity/ChildBMI.aspx
提醒家長們應重視兒童肥胖所導致的種種健康問題,若不及時處理,不只影響孩子的現在,也將危及孩子的未來健康。兒童肥胖會導致許多健康問題,例如:早發的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心血管疾病、早發育性早熟、氣喘及心理健康。研究發現比起正常小孩,肥胖兒童的血管硬度較高,心跳較快和血管內皮功能較差;長期追蹤研究更顯示,孩童時期的長期肥胖,會造成孩童和成人的心臟結構異常,並增加成人時的心血管疾病風險。因此,兒童肥胖所造成的傷害,隨著年齡增長,影響越大。
打擊兒童肥胖!就從三方面開始
國民健康署呼籲兒童肥胖防治必須從健康飲食、身體活動及充足睡眠三方面著手。家長對於兒童的飲食及運動型態具有極大的決定性及影響力,建議採取二階段戰勝兒童肥胖:
第一階段
目標:控制體重,”體重停止上升”三個月!
一、飲食:不挑食且少甜食。飲食要均衡。
- 控制體重,注意每餐攝取份量。(減少澱粉、肉類、糖分高的水果)
- 進食順序調整為先吃完3手掌量的菜,再吃1手掌量的肉,還沒吃飽再吃1拳頭量的澱粉類如米飯麵食,還餓再吃1拳頭量的水果。
- 通常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孩子常常因為蔬菜攝取量不足,吃澱粉、甜食或肉類來填肚子,這樣很容易造成熱量攝取過多而體重失控!
- 進食時間區分為3段以方便控制進食:
(1)起床~上午10:00:這段時間吃的東西都算在早餐內。
(2)上午10:00~下午2:00:這段時間吃的東西都算在午餐內。
(3)下午2:00~晚上睡覺:這段時間吃的東西都算在晚餐。
(如果下午4:00點心吃了一個拳頭大的麵包,請注意晚餐可以吃的澱粉量已經吃完囉!晚餐時間就不能再吃澱粉了!)
- 「和糖說不、開水最優」:鼓勵多喝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。
- 「拒絕零食、遠離高熱量」:避免洋芋片、炸雞、速食等高油、高鹽、高熱量,容易造成肥胖的食品。
- 避免孩童食用過多巧克力、蛋糕、乳製品、乳酪起司、短期飼育肉品,例如:雞鴨鵝肉、油炸類食物、不明保健食品等)。
二、睡眠:睡對時間(晚上10點前入睡為佳,最晚11點前睡著,生長激素10點至12點分泌量增加但需處於睡眠狀態才能提高分泌量)
三、運動:從走路開始! 第1-2週:從走路開始,每天走路8000步,著重在養成習慣!
第二階段
目標:減輕體重,”體重每月減少0.5公斤”持續三個月!
一、運動:要規律,建議每天運動20分鐘以上(多做伸展跳躍運動,例如跳
繩、拉單槓、投籃、排球、羽球等)
二、「多多運動、減少久坐」:降低孩子使用電腦、手機和看電視等久坐時間,建議每天能累積60分鐘的中度到重度的身體活動。
三、「全家動員、走向戶外」:建議家長假日計畫全家一起從事親子活動,善用國民健康署輔導各縣市規劃的運動地圖及親子活動空間,多利用開設的健走步道、自行車車道,帶著孩子親近大自然,從事身體活動。
肥胖是一種慢性病 以關懷或陪伴改變對肥胖的誤解,每年3月4日為世界肥胖日,依據世界肥胖聯盟估計,2035年全球肥胖人口數將達到19億人,相當每4人就有1人肥胖,治療與肥胖相關的疾病費用超過4兆美元,肥胖已成全球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,國民健康署邀請民眾一同響應世界肥胖日,認識肥胖,減少歧視與汙名化,讓健康生活型態與體重管理生活化與普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