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期與高血壓宣導
血壓就是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對動脈血管壁的側壓力。想像:馬達、水、水管,身體的心臟像是一個水廠馬達,血管就像自來水管,當心臟打出血液打入動脈時的壓力,就產生收縮壓,心臟舒張時,血液回流的壓力,稱之為舒張壓。
根據統計,兒童與青少年高血壓盛行率約為 3%~4%,在肥胖族群中更高達 25%。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症狀,容易被忽略,因此定期量測血壓十分重要。青春期青少年原發性高血壓比例逐漸上升,與下列因素相關:體重過重或肥胖、家族病史、缺乏運動、高鹽/高熱量飲食、睡眠障礙、壓力等。少數可能出現頭痛、頭暈、疲倦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心悸、胸痛或視力模糊等症狀。
一、造成青少年高血壓的主要因素
以「體重過重」影響最為顯著。研究指出,約 75% 的原發性高血壓青少年屬於過重,常見相關因素如下:
(1)飲食:高熱量、高鹽分、高糖食物攝取增加。
(2)情緒壓力:來自家庭、同儕或學校的壓力。
(3)睡眠不足:睡眠不佳易造成體重增加。
(4)運動不足:課業繁重,活動量減少。
二、13 歲(比照成人)血壓分類
(1)正常:<120 / <80 mmHg
(2)血壓偏高:120–129 / <80 mmH
(3)高血壓第一期:130–139 或 80–89 mmHg
(4)高血壓第二期:≥140 或 ≥90 mmHg
三、高血壓之預防與處置
兒童與青少年治療原則以生活型態改善為優先,非立即使用藥物。建議措施如下:
(1)過重者以減重為首要目標,必要時至兒童肥胖門診諮詢。
(2)減少鹽分與油脂攝取,多食蔬菜水果;水分攝取要足夠,每公斤體重需要30-40CC的開水。
(3)每週至少運動 3–5 次、每次 30–60 分鐘。
(4)注意日常飲食內容,包括食物之鈉含量。
(5)家人及同儕的支持與鼓勵為重要助力。
(6)定期量測血壓,並持續觀察身高與體重變化。
**鈉含量高的食物包括加工食品(如香腸、火腿、肉鬆、罐頭、泡麵)、醃漬食品(如泡菜、醬菜、鹹蛋)、烘焙食品(如白吐司、餅乾)以及醬料(如沙茶醬、味噌醬、烏醋等)。這些看似平常,但鈉含量容易超標,應適量攝取並注意食品標示。
四、建議DASH 飲食
多攝取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、低脂乳製品、豆類、堅果及瘦肉;
減少鹽分、糖分及紅肉攝取,並配合良好運動與睡眠習慣。
